汝阳县:党建创新赋能红薯产业 助力产业兴旺星创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汝阳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成立了红薯产业联合党委,在红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红薯产业打造成了产值过亿的特色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助力当地产业兴旺星的创建。
以党建创新引领红薯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为了发展红薯产业,汝阳县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专门成立红薯产业联合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95名。联合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议事会议,深入研判红薯产业种、管、收、销等关键环节问题和形势,分析研究红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在育苗、种植、销售等环节为薯农提供专业指导。牵头成立汝阳县柏薯香红薯产业联社,整合联建村各种资源,统筹推进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联建村相互促进、共建共享,合力推动红薯产业健康发展。
以项目建设助推红薯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聚焦红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我们从上下游各环节入手,建设了脱毒红薯育苗基地、红薯储藏窖及智能保鲜协调库,引进了红薯分拣免洗烘干生产线、红薯产业园等一批初、深加工项目,扩大了红薯交易市场,并打造了“淘宝村”电商及物流基地,打造集“育苗、种植、鲜薯、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实现主导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在生产端发力。成立了50个红薯合作社,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流转经营,推动农村土地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种植。二是在储藏端用劲。建成大型红薯储藏窖100处,指导群众自建红薯保鲜窖4000多座,累计可储藏红薯5000多万公斤,有效拉长了红薯储藏周期,延长了鲜薯销售时间。通过错季销售,红薯价格平均每公斤可提升0.9元,增加纯利润0.4元。三是在加工端投入。引进或自建红薯深加工企业4家,完善、拉长产业链条,有薯干、薯片、薯条、粉条、酸辣粉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量约4500万公斤,大大提高了红薯产业附加值。四是在销售端创新。不断丰富“红薯+”业态,举办活动开展营销,拓展销售渠道,积极打造“汝阳水果红薯”薯小龙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使红薯产品提质增效。
以人才技术推进红薯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
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汝阳县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一是与河南科技大学密切合作。双方在柏树乡建设汝阳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红薯脱毒技术试验和繁育,薯农收益提升约20%。全县建有红薯育苗大棚200多个、高标准红薯育苗基地16个,年产优质红薯苗5亿株左右。二是与西北农林大学、洛阳农科院等紧密合作。常年聘请专家学者到田间地头指导红薯起垄、插种、除害等技术,2022年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举办生产经营高素质农民培训班4期,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余人,储备专业生产技术员35人,经纪人36人,吸引回村就业大学生5人。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订单式”跟踪技术服务,组建了300余人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为红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典型引路带动红薯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坚持“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集中连片发展”,在全乡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基地”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模式,采取宣传推广、技术服务、典型引路、政策扶持等措施,不断扩大红薯连片示范种植面积,实现了红薯种植规模年年有突破、年年上台阶。目前,汝阳县已成立红薯专业合作社5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8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个,市级产业联合体1个。金涛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许召通过省市县农技站引进红薯新品种,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各环节技术培训;承包红薯育苗大棚20余个,流转土地500余亩,带动群众规模化种植红薯1000余亩。万迈农业有限公司和家宝、永祥等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扎根柏树乡各村,每家承包大棚20个以上、流转土地100亩以上,有效形成规模效应,在红薯育苗、种植、储藏、销售等环节发挥了良好带动作用。目前汝阳县红薯产业年产量达30万吨,产值达5亿元,有力助推了当地产业兴旺星创建。(来源:汝阳县委宣传部 李玮琦 王跃飞 崔丹)